|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加入
×
投资者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知道金融产品销售充满了话术的伪装,但是他们还必须要去投资,因为只有那样才有可能战胜通货膨胀。
这期《好运·MONEY+》杂志为读者汇集了在投资历程中最容易遭遇到的40条骗人话,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看看这些话的投资逻辑有多差劲。而且,我们也从各个金融行业营销用语中挑选了那些似是而非,最容易模糊投资者视线的话。了解这些用语,会对投资者最有效的买到自己需要的金融产品大有帮助。
当然,不是说有谁说了我们提到的这些句子,他就笃定是个骗子,只不过要是有人用以下的话来美化自己公司的产品,投资者要对他们多加小心。不管怎么说,如何投资,投资者要依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和理性判断,而不是花言巧语。
01、美国人为什么过得好,因为他们更多买保险
首先,美国人不见得比中国人过得好;其次,美国人到底买了多少保险和他们过得好不好也没什么关系。美国人的社会保险程度是比中国要高不少,那不是因为美国人聪明地去买保险,实在是美国保险卖得比中国更便宜,这是竞争造成的。美国具有保险牌照的公司有8000多家,激烈的竞争造成他们的保险没有中国的这么高利润。如果中国的保险推销员把保险卖得更便宜,中国的投保比率也会提高的,当然这还要他们的公司同意。
02、您要不买可能就买不上了
如果在4年前,这个基金的销售员可能说的是实话,但是那时候他们从不那么说,那时候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喂,这位先生,您遵守一下秩序好不好,大家都排了好长时间队了。”在2007年的时候,很多投资者托熟人送礼找到基金销售人员要求申购基金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儿,到后来政策当局为了公平,开始让买基金像现在买车一样进行摇号。不过“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现在同种类的基金卖都卖不完,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如果那个销售人员再说什么不买就买不到的?,那么他肯定是在骗人。
03、我们的母公司是海外上市公司
在很多国家上市比在中国容易得多,他们为了吸引公司去上市,把上市的要求降得很低。说这是“上市”不能说是撒谎,但是其中可是什么公司都有。
04、你的总利息收入是.....
一般一个需要长期缴纳的保险,推销员会和客户说其中的利息收入,比如“你就可以获得9%的利息收入。”而这种总的利息收入是用15年的时间获得的,如果按复利计算,每年的利息收入只有0.5%。
05、投吧,根本不用考虑
有一种投资是根本不用考虑就要加入的么?面对这种投资,投资者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这种投资为什么会这么好。一个普通人遇到一个绝妙的投资,他果断加入,很快发了财,这种事只有在故事里才有,而投资者往往会听到这种故事。
06、新基金价格才1元钱
如果销售人员补充说买这种新基金是价值投资就更可恶了,这种便宜和价值投资毫无关系。开放式基金的价格反映的是其持有股票的市值,1元钱一份的基金和50元钱一份的基金价值是一样的。正好相反,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可能是一些基金界的新人,他们在资本市场操作经验上缺乏,对这样的基金,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看看再说。
07、我们被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在中国被称为巴菲特的人很多,但都是他们自己称的。
08、他们是家大公司,我去看过
谁说大公司就不能赔钱呢?而且现在这个分工很细化的社会,只要你愿意出钱,老婆都可以租到,更何况几间豪华的办公室和一个漂亮的女秘书。
09、产品是为高端人士设计
投资者不要相信高端人士这个物种。做极高端理财投资的,基本都是大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而且那些部门的投资品也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他们的固定投资产品风险会稍微大一点同时收益也稍高。要是一个投资咨询公司说产品很高端,基本就有扯淡之嫌。
10、他们有原始股
一个持有即将上市的公司股票的人或者集体,不会傻到把马上就要发财的机会让给别人。判断这种怪诞的原始股的投资有一种方法:可以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投资者也被这样的原始股所骗,如果可以搜索得到,那这件事基本可以断定是没谱的。
|
|